留住杰出员工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,关键在于管理者能否避免那些常见的错误。一旦管理失当,最优秀的员工往往会率先选择离开,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。
很多管理者尚未意识到,员工离职并非突如其来,而是对工作热情逐渐消磨的结果。迈克尔·基布雷尔曾深入研究这一现象,称之为“电力减弱”。优秀员工如同逐渐黯淡的星辰,他们的热情与激情在无声无息中慢慢消散。
为了防止“电力减弱”,留住顶尖人才,公司和管理者必须深刻反思,哪些做法正在悄然消磨员工的热情。以下是八大最具破坏性的管理行为,若想留住优秀员工,务必引以为戒。
1. 设立短视且繁琐的规则
公司需要规章制度来维持秩序,但绝不能制定目光短浅、不切实际的规则。无论是严苛的考勤制度,还是私自占用员工的福利,这些做法都可能让员工心生不满。当优秀员工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监控时,他们往往会选择离开。
2. 忽视员工个体差异
在学校教育中,一视同仁或许可行,但在职场中却适得其反。对于优秀员工而言,这意味着无论他们多么努力,得到的回报都与平庸之辈无异。这种无差别的对待方式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。
3. 纵容不良表现
一支爵士乐队的水平往往受限于其最差的乐手。同样,公司中如果存在表现不佳的员工而未受惩罚,他们就会拖团队的后腿,尤其是影响优秀员工的发挥。情商不足的管理者往往难以有效处理这一问题。
4. 缺乏正面激励
管理者往往低估了表扬的力量,尤其是对于渴望得到认可的优秀员工而言。适当的奖励和肯定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。管理者应该了解员工的喜好,采取个性化的奖励方式,以表彰他们的卓越表现。
5. 忽视员工关怀
超过半数的员工离职是因为与上司关系不佳。聪明的公司会确保管理者既专业又富有人情味。这些管理者会为员工的成功感到自豪,理解他们的难处,并鼓励他们接受挑战。如果管理者缺乏关怀,员工流失率就会居高不下。
6. 缺乏公司愿景沟通
不停地给员工分配任务或许看似高效,但对于优秀员工而言,缺乏对公司愿景的了解可能成为他们离职的诱因。他们愿意承担更多的工作量,但前提是这些工作必须有意义。如果不知道工作的价值所在,他们就会感到迷茫和疏离。
7. 限制员工个人发展
才能出众的员工往往充满热情。让他们有机会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。然而,很多管理者却将员工的工作范围限制在狭窄的空间内,担心这会影响他们的效率。事实上,研究表明,当员工能够在工作中追求个人兴趣时,他们的效率会达到正常水平的五倍。
8. 工作缺乏乐趣
如果员工对工作感到无聊,这通常是管理者的问题。缺乏乐趣的工作环境会让员工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。乐趣是抵抗“电力减弱”的关键力量。优秀的公司会明白,让员工适当放松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。
总之,面对员工流失问题,管理者往往归咎于外部因素,却忽视了问题的核心——员工其实是在离开那些不懂得珍惜和激励他们的管理者。